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一所乡村小学带给我的震撼
《历史决议纵横谈》一书出版发行,俄太平洋舰队:俄中海军舰艇进行海上救援练习
本月更新705  文章总数4831  总浏览量7876435

人民网三评“短视频之困”之二:恶性竞争,肆意追风

充分发挥侨务资源优势 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跳水群星现身知音号 郭晶晶盛装出席,纳云德任海南省委常委

守则校务公开防震减灾章程制度职责考勤目标管理档案突发事件规定人员职责预案应急

美文示范

《新闻1+1》 20240920 强制性国标再修订,电动自行车更安全?

安博体育官方正版下载

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雅万高铁自2023年10月17日正式开通运营后,国铁集团所属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作为雅万高铁建设运营主体印尼中国高速铁路有限公司(KCIC)的中方牵头股东,积极参与KCIC的运营管理;国铁集团所属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与印尼铁路公司组成中印尼运维联合体(OMC),受KCIC委托负责雅万高铁的运输组织和设备维护。一年来,中印尼铁路企业密切协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印尼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切实维护好、运营好雅万高铁,持续提升运输效率和服务品质,擦亮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金字招牌”,为服务印尼民众便捷高效出行、促进印尼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运输能力大幅提升。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后,雅加达至万隆间的旅行时间由3个多小时缩短至46分钟,为沿线民众提供了安全、绿色、高效、舒适的出行方式,备受沿线民众青睐。中印尼运维联合体积极适应日益旺盛的客流需求,主动服务圣诞节、斋月、开斋节等重大节点运输,不断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加大运力供给,雅万高铁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由开通初期的14列增至高峰期52列,旅客席位由8400多个增加至31000多个,单日最高旅客发送量24132人次、旅客上座率最高达99.6%,一年来累计开行动车组15826列。

二是服务措施不断完善。积极适应印尼民众出行需求,完善旅客服务措施,营造畅通高效、温馨舒适的出行环境。积极推广互联网售票,推行在线退票和改签服务,互联网购票率达82%,同时保留线下售票窗口,支持多种方式支付。实行灵活浮动票价政策,为旅客提供多样选择。加强客流高峰时段乘降组织,动态增加车站引导人员,有序衔接出租车、轻轨、普速铁路等交通方式安博体育官方正版下载,服务旅客便捷出行。在哈利姆、帕达拉朗、德卡鲁尔车站设立快餐店、冷饮店和便民超市,在动车组列车上提供冷饮餐吧、咖啡小吃等餐饮服务,配置无障碍设施,让旅客乘坐高铁出行体验更美好。

三是运输安全畅通高效。充分借鉴中国高铁运维管理先进成熟经验,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列车调度指挥、客运服务组织、设备检查养护、安全风险防控等各项工作,妥善应对暴雨、泥石流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加强雨季行车安全管理,确保了高铁畅通运行和旅客出行安全,一年来雅万高铁动车组列车已累计安全运行超过257万公里,保持较高的正点率。同时,加强印尼方员工培训,通过理论培训、模拟操作和“师带徒”等方式,帮助熟悉设备设施和作业流程,在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一大批印尼本地员工取得任职资格并独立作业,不断提升雅万高铁本土化运营管理能力。目前,419名学员已完成资格性培训,并在中国师傅的带领下陆续进行跟班学习,车务应急值守和车站综控员两个岗位的 40人已经开始独立上岗。

四是辐射效应日益显现。雅万高铁极大改善当地交通条件,“同城效应”逐渐凸显,加速了沿线城市间人员往来和经济互动安博体育官方正版下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加速度,提供了新动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显现。雅加达哈利姆站和万隆帕达拉朗、德卡鲁尔站内和周边商铺不断聚集、客流十分旺盛,让很多个体经营者因高铁开通而受益,增加了收入。依托雅万高铁,印尼政府大力推动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积极探索“高铁+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吸引大量游客乘坐高铁感受沿线美食、美景和历史文化,已逐渐成为一条黄金旅游通道。雅万高铁使用电能,促进了绿色交通发展,每年可以节省 3.2 万亿印尼盾(约合人民币14.7亿元)的燃料。据印尼官方数据统计,雅万高铁项目在2019年至2023年间,为雅加达和西爪哇贡献了86.5万亿印尼盾(约合人民币400亿元)的国内(地区)生产总值。

安博体育官方正版下载

“我们原本以为阴阳、四气五味等中医概念对低年级小朋友而言很难理解。”这位校长告诉记者,其实孩子们特别感兴趣,不少人通过学习,变身“中医小达人”,会给自己调理身体。比如:秋天了,孩子们会主动想到吃梨润肺;受凉了会要求家长熬点姜汤等。二年级小姑娘刘昕悦说,自己学习了一年“中医拾趣”课程,感觉收获了很多有趣的知识。回家后,刘昕悦常和身为医生的妈妈探讨中医话题。她十分自豪地说:“妈妈是西医,而我学的是中医,知道很多妈妈不知道的知识。”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晶滢是“中医拾趣”课程的研发者之一。她介绍,该课程旨在打造一个面向低学年段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课堂,是探索为小学生整体、系统讲解中医药基本理论知识,在内容上具有连贯性和层次关系的课程。据了解,上海市中医文献馆的“中医拾趣”课程,自2021年起正式开设,现在已成为全上海12所中小学的课后兴趣课程之一。截至2023年年底,“中医拾趣”课程累计授课400余场,线下覆盖人数超16000人次。

张晶滢介绍,课程内容立足于中医药文化和基础知识,形式上采用适合儿童青少年年龄特征的体验、探究、游戏等方式,开展不同深度、富有趣味、互动性强的课程。“中医拾趣”课程体系旨在将中医药知识普及与基础教育拓展性课程有机衔接,通过教材和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模式的研究以及师资力量的规范培训,形成出一套具有规范性、科学性与趣味性的权威教材,同步形成教师用书、家庭辅导手册等。据悉,目前不少学校的教师接受了中医专家的培训,可以承担学校的“中医拾趣”课程授课。

在张晶滢看来,中医药文化是非常好的德育教育素材,它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哲学内涵。比如:中医文化中有很多诚实守信的典故,很多中医药名家都是文明礼貌待人的典范;中医药文化中悬壶济世、杏林春暖、橘井流香等历史典故也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与人为善、扶危济困、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她认为,通过学习这些古代先贤的崇高品质,有助于增进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对此,杨珏介绍,去年,孩子们在“中医拾趣”课程中学习制作中药香囊,并分享给家人、养老院的老人,这对孩子来说是心灵和德行的升华。

近年来,上海积极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除了面对低年级的学生,如何让高年级学生、中学生们更多地理解中医药知识也是各界探索的课题。张晶滢透露,对于初高中学生,上海市中医文献馆研发了《天下第一方》课程,用辨证理念加上名家、名方等,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内涵。杨珏说,当天活动邀请了静安区闸北八中的负责人,未来将共同开展中医文化进校园小初高课程一体化建设的研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