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秒|诺奖发了120多年,为何奖金还没用完?
中国队选手已获巴黎奥运会165个小项的参赛资格,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有这些举措
本月更新6773  文章总数5602  总浏览量1246528

我国10余省份将人工耳蜗纳入医保 最高报销可达45万

美文示范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5.3%

欧博官网

“法治阳光”名字寓意深远,它代表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致力于将法治的理念和知识如同阳光般洒向每一个角落,尤其是在涉藏地区。为推进阿坝州法治教育工作,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2017年,四川省阿坝州司法局组建了法治宣传工作室,“法治阳光”汉藏“双语”普法栏目于当年7月同步推出。该品牌从涉藏地区实际出发欧博官网,结合群众身边发生的案例,辅以“双语”形式传播,受到群众的欢迎,达到良好的普法效果。

“观众朋友们好,这里是‘法治阳光’栏目,我是主持人贡波甲,今天我们推出的视频主题为‘黄河湿地保护’……”伴随着贡波甲清晰的藏语播报,新一期“法治阳光”进入阿坝州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视线。自2017年该栏目创办以来,一直秉承着“积极的法治宣传教育,让广大农牧民群众深刻理解到法律是公正公平的守护者,每个公民都有能力也有权利运用法律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初衷,在七年的发展历程中,“法治阳光”用藏语播报+汉语字幕的形式,通过对法律法规的解析,对身边案例的解惑,以及对农牧民群众的普法,最终达到了消除法律知识盲区,增强群众法律意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为建设更加公正、文明、法治的阿坝贡献力量。

10月8日,阿坝州司法局“法治阳光”普法栏目推出一期名为“思想的碰撞”的微视频。不到3分钟的视频中,一名老师和一名父亲因为“孩子一定要上学吗”这个话题进行了交流、沟通甚至是争执。最终,看见老师远去的背影,父亲下定决心让孩子回到校园,继续求学路。今年以来,阿坝州启动了义务教育法专项宣传,引导更多的“草原父母”明白义务教育是每个孩子应该享受的权利,阿坝州司法局通过“法治阳光”普法栏目陆续推出多个普法微视频、微电影欧博官网,并通过汉藏“双语”的形式,将普法宣传送到家长和孩子的身边。

在广大的牧区县,受传统婚俗观念影响,还存在着这样一群特殊“妈妈”欧博官网,她们是非婚单亲母亲,独自抚养孩子,生活贫困。她们是一群特殊困难妇女群体。为让全社会知晓“单亲母亲”们的处境,“法治阳光”栏目针对性制作专题法治宣传教育片《为草原“卓玛”擎起一片蓝天》,在牧区县产生广泛共鸣,让更多的“单亲母亲”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在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如何诉诸法律。

方法精准。“法治阳光”栏目不断扩大推送渠道,通过“阿坝司法”微信公众号、全州法治宣传工作人员等微信群、各县(市)电视台、州电视台、青海卫视、安多卫视、康巴卫视等30余个平台广泛推送。各基层司法助理员通过辖区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寺庙“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等50余个微信群积极推送,大量的栏目信息推送,逐步扩大了栏目的效应,也持续增加了栏目的“辐射”功能。

七年时间,“法治阳光”栏目从无到有,逐渐形成了品牌效应。这跟阿坝州司法局对“法治阳光”的关注、扶持分不开。阿坝州司法局制定了《汉藏“双语”法治宣传工作室管理实施细则》,加强对工作室人、财、物、事的管理和保障,确保其有效运转。配齐人员,指定3名懂“双语”、有法律知识、有视频拍摄制作专长的人员充实到栏目组。强化审核,安排律师在节目拍摄前对脚本进行法律(文字)审核,确保法治宣传质量和效果。经费保障,栏目经费得到了州本级财政的全力支持。健全机制。为进一步扩大栏目的影响力和推送渠道,由阿坝州司法局统筹协调,整合行政执法部门建立起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各行政执法部门指定1名专人作为联系人,每月报送1期栏目素材,并广泛推送节目。注重考核。充分利用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党委政府目标考核这一抓手,将“法治阳光”栏目的联合拍摄、素材提供、节目推送情况纳入对各县(市)、州级各执法部门的考核内容,推动年度考核真正考出履职尽责的动力、齐抓共管的合力。

同时,更注重加强以案释法和新媒体普法,重点加强对群众表达合理诉求的方式和渠道的引导,突出对矛盾纠纷解决途径的宣传,在普法宣传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具体实践中,提升宣讲实效。理县米亚罗镇组建“拉斯巴”基层法治服务队,秉承“有事来找我”宗旨,解决群众诉求1147件,群众满意率达100%,向群众宣传法律政策5000余次。

欧博官网

“同一个时间,在一年中不同的季节,所看到的光影和景色是完全不同的。”这也正是Ken认为在清晨骑行所能感受到最美的地方。来自新加坡的他说:“这展现了在一切醒来之前欧博官网,上海非常安静的一面。这个时候,人的头脑非常平静和清醒,对于生活和当下也会有更清晰的感知。同时,这个时间的人流和车流也很少,我们能更加享受高速骑行和运动带来的乐趣。”

从2016年成立至今,RNCC从最初仅有的20人已经扩大到5600余人;成员占比也从一开始的90%外籍人士,到现在已经有一半的中国籍会员。有些成员即使结束了在中国的工作回到家乡,也依然保留着RNCC的会员资格。俱乐部的骑行足迹亦从上海延展到了浙江、江苏、云南、西藏……究其原因,Ken认为,这些年RNCC树立的骑行文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无论他们去到哪里,都会记得他们的出发点——上海。”

2015年,Ken遇到了职业瓶颈,所以他决定从摄影工作中暂时小憩。“我停止了拍摄,只是骑自行车感受大自然的馈赠。”他说,骑行中他感受到了治愈,“因为每天很早醒来,感受大自然和阳光,看城市的变化。一方面我探索到了更多美丽的地方,另一方面,骑行也可以让人静下心来,专注地感受呼吸、心跳和踏板转动的节奏。”

“当我创办这个俱乐部时,不知道它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多大的影响。”Ken说,“我在骑行路上遇到过的人,他们中的一些面临巨大的生活或工作压力,真的需要释放一下。人们需要一个平台,有人可以交谈,有人能够帮助思绪远离工作。RNCC虽然是个骑行俱乐部,但从某种角度来说,它更像是一个有爱的社区。”让Ken感到欣慰的是,俱乐部的成员们互相之间的沟通就像是家人一样亲密,“有些成员在加入的时候,状态不佳,精神紧张。当他们跟着我们一起骑行时,才意识到原来还有更多的生活和享受。”

“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工作和生活,他们其实并没有很多时间去探索自己所生活的城市,更别说去其他省份。通过骑行,人们会更具冒险精神,更加敢于外出。”随着RNCC社区体系日渐成熟,近些年,Ken已经尝试着带领俱乐部成员骑出了上海,“当我们骑去浙江宁波、四川成都,甚至更远到西藏,这实际上也向大家展示了更多不同的地方文化、饮食习惯等。”